法利賽人
原意是「被隔開者」或「分別為聖的人」;是在以斯拉以後的經學家中,為繼承以斯拉改革的遺志而組成的團體。他們嘗試掌握和實踐律法各項細節,為經文加插許多解釋,成為猶太人傳統,使他們在外族統治下仍保存民族身分。新約中的經學家多屬這派別,他們的思想成為主流。到主前2世紀才逐漸昌大。耶穌時,全猶太境約有六千法利賽人。他們多來自中下階層,對公眾事務關心,不但相信有天使、有鬼魂、有來生和有復活,也認為全部律法必須由個人和國民整體嚴格地遵守。可惜他們在舊約聖經以外,增加了很多人為的律法規條,拘泥於律法的外表,忽略了律法的真義和精神,所以耶穌責備他們偽善(太23:1~36)。使徒保羅信主前也是個法利賽人,曾受教於此派著名的教師迦瑪列(腓3:5;徒22:3)。